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行政行为让自己感到不满或者不公,这时候行政复议就成为了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行政复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流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一、行政复议怎么走流程
1. 提出申请:申请人要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书面申请的,要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会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2. 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申请后,会在 5 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会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自受理之日起 7 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3. 被申请人答复:被申请人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 10 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4. 审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依据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适当等。
5. 作出决定:行政复议机关会根据审查的情况,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 60 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 30 日。
二、行政复议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果是个人,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2. 行政复议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以及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3. 相关证据材料:能够证明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以及申请人主张的相关事实的证据,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
4. 授权委托书:如果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
5. 其他材料: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如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等。
三、行政复议的结果有哪些
1. 维持决定: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行政复议机关会作出维持决定。
2. 责令履行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机关会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3. 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者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行政复议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途径,希望大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正确运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