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很多人会重新梳理自己的财产状况,而“身后财产如何留给想给的人”成为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毕竟,离婚可能带来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关系变化,甚至可能再婚重组家庭,这些都让财产继承变得更复杂。提前立好遗嘱,能避免百年后子女或亲属因财产继承闹矛盾,让自己的意愿得到明确实现。那么,离婚后到底该怎么立遗嘱?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呢?
一、离婚后财产怎么立遗嘱
离婚后立遗嘱,核心是明确“哪些财产能立遗嘱”以及“怎么立才有效”。首先得清楚,遗嘱只能处分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是大前提。离婚后,个人财产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离婚时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分得的财产,比如房子、车子、存款、股票等;二是离婚后新获得的财产,像工资收入、投资收益、继承来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只归一方)等。举个例子,王女士离婚时,法院判决一套位于XX小区的房子归她,离婚后她又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辆车,那这套房子和这辆车都属于她的个人财产,都能写进遗嘱。
确定财产范围后,就可以着手立遗嘱了。具体步骤可以参考这几点:第一步,列清楚财产明细,比如房产要写清地址、产权证号,存款要写清银行名称、账号和大致金额,避免模糊表述(比如“我名下的钱都给儿子”可能因为“钱”的范围不明确引发纠纷)。第二步,选择合适的遗嘱形式。《民法典》规定了自书、代书、打印、录音录像、口头、公证六种遗嘱形式,不同形式有不同要求。比如自书遗嘱,必须是自己亲笔书写、签名,还要注明年、月、日,不能找别人代写;代书遗嘱需要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其中一人代书,写完后立遗嘱人和见证人都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第三步,明确继承人。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继承人,也可以写明每个继承人分得的份额,比如“XX小区的房子归女儿张三,银行存款10万元归儿子李四”。如果担心继承人不会管理财产,还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帮忙处理遗产分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处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比如离婚时和前配偶还有一套共同房产没分割,这套房子有一半是前配偶的,就不能在遗嘱里把整套房子都留给子女,否则涉及前配偶的部分无效。另外,如果有未成年子女,立遗嘱时可以考虑给子女预留必要的抚养费,比如从遗产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子女的教育、生活费用,这也是对子女权益的保护。
二、离婚后立遗嘱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后立遗嘱,看似简单,实则有不少“坑”,稍不注意可能导致遗嘱无效或引发纠纷。这几个问题一定要提前考虑清楚:
首先是财产权属必须“无争议”。离婚后,有些财产可能存在权属不清的情况,比如离婚协议里约定“车子归男方,但一直没过户”,或者“存款由女方保管,但实际是双方共同财产未分割”。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直接把这些财产写进遗嘱。因为遗嘱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完全拥有所有权”的,如果财产还存在共有、抵押、查封等情况,遗嘱中涉及这部分的内容可能无效。比如李先生离婚时,和前妻约定一套房子归他,但一直没办理过户手续,房产证上还是两人的名字。后来他立遗嘱把房子给儿子,去世后前妻却主张房子有自己的份额,最终法院认定遗嘱中关于房子的部分无效。所以,立遗嘱前最好先确认财产是否完全属于自己,有争议的先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避免后续麻烦。
其次是遗嘱形式要“合法合规”。不同形式的遗嘱有严格的生效条件,少一个步骤都可能导致遗嘱无效。比如打印遗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电脑上打好、签字就行,其实《民法典》明确规定,打印遗嘱需要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立遗嘱人和见证人都要在遗嘱的每一页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如果只有立遗嘱人签字,没有见证人,或者少签了一页,遗嘱就可能不生效。还有录音录像遗嘱,不仅要记录立遗嘱人和见证人的姓名、肖像,还要记录年、月、日,全程不能中断,否则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所以,选择遗嘱形式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操作,不确定的话可以咨询律师,或者直接办理公证遗嘱(虽然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但公证过程有专业人员指导,能降低形式瑕疵的风险)。
最后是避免与离婚协议“冲突”。离婚协议中可能已经对部分财产做了安排,比如“自愿将存款50万元赠与女儿”,或者“房产留给未成年儿子,由女方代为管理”。这些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立遗嘱时不能再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处分。比如张女士离婚时协议约定“名下存款30万元给儿子”,后来她又立遗嘱把这30万元给女儿,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的约定优先,遗嘱中关于这30万元的部分无效。所以,立遗嘱前最好把离婚协议找出来仔细看一遍,确认哪些财产已经有了归属,避免重复处分。
三、离婚后子女能继承父母的哪些财产
很多离婚人士立遗嘱,主要是为了保障子女的继承权。那么,离婚后子女到底能继承父母的哪些财产呢?其实,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不会因离婚而消除,子女依然是父母遗产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除非父母立遗嘱明确排除子女的继承权。具体来说,子女能继承的财产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离婚时分得的个人财产。比如父母离婚时,通过协议或判决获得的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基金等,这些财产在父母去世后,只要没有遗嘱排除子女继承,子女都有权继承。举个例子,赵先生离婚时分得一套房子和20万元存款,他去世前没立遗嘱,那他的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就可以继承这套房子和20万元存款。
第二类是离婚后新增的个人财产。离婚后,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投资等获得的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子女同样有权继承。比如王女士离婚后,用自己的工资买了理财产品,收益10万元;或者写了一本书,获得稿费5万元;甚至继承了父母的一套老房子(如果父母没立遗嘱排除她的继承权)。这些离婚后新增的财产,只要是王女士的个人合法财产,她的女儿都能继承。
第三类是个人生活用品及其他合法财产。比如父母的衣物、首饰、家具家电,或者名下的股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如专利转让费)、有价证券(如债券、基金份额)等,这些也都属于遗产范围,子女可以继承。
不过要注意两种特殊情况:一是如果父母立了遗嘱,明确表示“所有财产都给再婚配偶”,或者“不给子女继承”,那么子女就不能继承遗嘱中排除的财产(但要注意,遗嘱不能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子女的继承权,比如未成年子女或残疾子女,必须为他们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二是如果父母离婚后再婚,与继子女形成了抚养关系(比如继子女未成年时和继父/母共同生活,继父/母承担了抚养义务),那么继子女也有权继承继父/母的财产,此时亲生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总之,离婚后立遗嘱是一件需要细心规划的事,既要明确自己的财产范围,又要确保遗嘱形式合法,还要兼顾子女等继承人的权益。不同家庭的财产情况、子女状况不同,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量身定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