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婚怎么要求分割财产

2025-07-26 14:29:19 好佳顾问网 婚姻家庭 0阅读

生活中,不少夫妻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感情还没到离婚的地步,但一方却偷偷转移存款、挥霍共同财产,或者家里有重病亲属需要用钱,另一方却不肯拿出共同财产支付医疗费。这种时候,不想离婚但又想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该怎么办呢?其实,法律早就考虑到了这类问题,婚内也是可以要求分割财产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

一、不离婚怎么要求分割财产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是“共同共有”,原则上不能随便分割。但《民法典》第1066条专门规定了两种例外情况,即使不离婚,一方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共同财产。

第一种情况是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比如,丈夫偷偷把夫妻俩辛苦攒下的存款转给小三,或者妻子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卖掉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甚至有人为了多分财产,故意伪造欠亲戚朋友几十万元的“债务”。这些行为都会直接损害另一方的财产权益,此时受损方就可以起诉要求分割财产,把被转移、挥霍的部分“追回来”或进行合理分割,避免共同财产被进一步侵害。

第二种情况是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这里的“法定扶养义务”包括对父母、子女(比如未成年子女或成年但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的扶养,也包括对配偶的扶养。举个例子,妻子的母亲得了癌症,需要大笔手术费和治疗费,夫妻俩的共同存款足够支付,但丈夫却以“钱要留着给孩子买房”为由拒绝支付,这种情况下,妻子就可以起诉要求分割共同财产,用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给母亲治病。

需要注意的是,婚内分割财产通常是“部分分割”,而不是把所有共同财产全部分掉,目的是解决眼前的紧急问题或阻止财产被侵害。而且,起诉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比如证明对方转移财产的银行流水、证明亲属患重病的病历和费用单据等,法院才会支持分割请求。

不离婚怎么要求分割财产(0)

二、婚内财产分割需要什么证据

想要通过诉讼在婚内分割财产,证据是关键。不同的情形需要准备的证据不一样,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来看。

如果是因为对方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比如隐藏、转移、挥霍财产等)起诉,需要准备这些证据:首先是财产线索证据,比如共同房产的房产证、共同存款的银行账号、股票基金的持仓证明等,证明有哪些共同财产存在。其次是对方损害行为的证据,这部分最关键。比如怀疑对方转移存款,可以申请法院调取对方的银行流水,看是否有大额、频繁的不明转账;如果对方挥霍财产,像买奢侈品、赌博输钱等,可以收集消费发票、赌博记录、证人证言(比如朋友、家人看到对方挥霍的情况);如果对方变卖房产或车辆,需要提供买卖合同、过户记录等,证明未经你同意就处置了共同财产;要是对方伪造债务,就需要收集债务的借条、转账记录(注意是否有真实的资金往来),甚至可以申请对债务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比如找所谓的“债权人”核实。

如果是因为法定扶养义务人生病,对方不支付医疗费起诉,证据就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亲属关系和扶养义务证据,比如证明患病的是你的父母,需要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明等,证明你们的亲子关系;如果是未成年子女患病,提供子女的出生证明即可;如果是配偶患病,结婚证就是证明夫妻关系的直接证据。二是病情和费用证据,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缴费发票等,证明“重大疾病”的事实和需要的医疗费用金额。还需要证明对方拒绝支付的证据,比如你们的聊天记录(对方明确说“没钱”“不管”)、通话录音(对方承认知道病情但不愿出钱),或者你曾要求对方一起去缴费但被拒绝的证人证言等。

这里要特别提醒,证据的收集一定要合法。比如不能偷偷潜入对方办公室翻找银行流水,也不能在对方家里安装窃听器录音,这些非法证据法院是不会采纳的。如果自己难以收集,可以在起诉后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由律师持令去银行、房产局等机构调取证据,这样既合法又高效。

三、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

除了向法院起诉,有些夫妻可能会选择私下签订“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约定把部分或全部共同财产分给一方。这种协议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答案是: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就是有效的

协议有效的核心条件有三个:一是双方自愿签订,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况。比如丈夫威胁妻子“不签协议就离婚让你净身出户”,这种被迫签订的协议,妻子事后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二是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要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比如“夫妻共同存款归女方所有”,要写清楚存款的银行、账号、大致金额,避免后续因“哪些存款算共同存款”产生争议。三是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他人利益。比如协议里不能约定“夫妻共同债务由一方独自承担”(这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对债权人无效),也不能约定分割他人的财产(比如把父母的房子写到协议里)。

很多人会问:“协议需要公证吗?”其实,公证不是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只要协议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双方签字后就生效,对夫妻双方都有约束力。公证可以让协议的证据效力更强。如果以后一方反悔,不按协议履行,公证过的协议在法庭上更容易被法官采信,能减少很多举证麻烦。

还要注意区分“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和“离婚协议”。离婚协议里也会有财产分割条款,但离婚协议是以“双方离婚”为生效前提的,如果最后没离婚,离婚协议里的财产分割内容就不生效。而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不一样,只要签了字、符合条件,不管离不离婚,协议都有效。比如夫妻签了协议“婚后购买的A房产归女方个人所有”,即使之后没离婚,这套房子也从共同财产变成了女方的个人财产,男方不能再主张分割。

当然,如果协议内容明显不公平,比如一方几乎分不到任何财产,而另一方又无法证明协议是对方真实意愿(比如对方有精神疾病、被欺骗等),受损方也可以在协议签订后一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协议。但这种情况举证难度比较大,所以签协议时一定要想清楚,最好咨询律师后再签。

总的来说,不离婚时要求分割财产,既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针对法定情形),也可以通过签订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双方协商一致)。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了解清楚法律规定和证据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权益受损。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不同家庭的财产情况、证据收集难度都不一样,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法律问题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找专业律师帮助!点击这里→在线免费问律师,平台律师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