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男人离婚财产怎么分

2025-07-16 21:14:49 好佳顾问网 婚姻家庭 0阅读

生活中,不少人抱着对婚姻的美好期待步入殿堂,却可能遭遇“骗婚”的晴天霹雳——对方刻意隐瞒真实身份、虚构财产状况,甚至以结婚为名骗取财物。当婚姻走到尽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被骗婚的一方,离婚时财产该怎么分?这不仅关系到财产权益,更是对受害者情感伤害的一种补偿。今天,我们就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详细聊聊骗婚男人离婚财产分割的那些事。

一、骗婚男人离婚财产怎么分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国法律中并没有“骗婚”这一明确罪名,但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存在欺诈行为(比如隐瞒已婚事实、虚构财产状况、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结婚等),可能会影响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具体怎么分,要结合财产性质和欺诈行为的严重程度来看。

从财产性质来说,离婚时的财产分为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第1063条,婚前个人财产(如一方婚前全款买的房、婚前存款等)离婚时仍归个人所有,不会因为结婚而转化为共同财产。但如果是婚后共同财产(比如婚后工资收入、共同购买的房产等),原则上是“夫妻平等分割”,但存在欺诈等过错行为的,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

这里的“过错”怎么认定?如果骗婚男人的行为构成欺诈,比如婚前谎称自己有百万存款,婚后发现其实负债累累;或者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与他人结婚(即重婚);又或者结婚后很快转移、变卖共同财产,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过错”。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法院会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也就是说,无过错方(被骗婚一方)可以要求多分共同财产

如果骗婚行为给无过错方造成了精神损害(比如因对方隐瞒重大疾病、虚构身份导致严重精神困扰),还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091条,请求对方承担精神损害赔偿。比如小张结婚后才发现丈夫不仅隐瞒了婚前巨额赌债,还伪造了“国企高管”身份,导致小张不仅背上债务,还因名誉受损丢了工作,这种情况下小张不仅能要求多分共同财产,还能主张精神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骗婚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比如诈骗罪),比如对方以结婚为名骗取彩礼后消失,此时除了民事上的财产分割,还可以报警追究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缴诈骗所得,返还给受害人。

骗婚男人离婚财产怎么分(0)

二、骗婚离婚时如何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

想在离婚时因“骗婚”多分财产或索赔,关键是拿出对方存在欺诈行为的证据。很多人知道对方骗了自己,却因为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困难。到底哪些证据能证明欺诈?又该怎么收集呢?

首先是书面证据。这是最直接的证据,比如对方婚前写的“财产承诺书”(承诺有多少存款、房产,后来发现是假的)、双方的聊天记录(对方在微信/短信中虚构身份、收入、家庭背景的内容)、伪造的证件(如假房产证、假学历证书、假收入证明等)。比如小李和丈夫结婚前,对方给她看了一份“房产证”,婚后才发现是伪造的,这份假房产证就是证明欺诈的关键证据。

其次是身份信息证据。如果对方隐瞒了真实身份(比如用假名字结婚、隐瞒已婚事实),可以通过调取对方的户籍信息、婚姻登记记录来证明。比如王女士发现丈夫“张某”其实已婚,她可以去民政局查询对方的婚姻登记档案,证明其在与自己结婚时处于已婚状态,构成重婚,这也是严重的欺诈行为。

再者是财产状况证据。如果对方隐瞒了婚前债务、虚构了财产,要收集能证明真实财产状况的证据,比如银行流水(证明对方婚前有大额负债,却谎称有存款)、债务凭证(如借条、贷款合同)、房产/车辆登记信息(证明对方声称的“自有房产”其实是租的,或早已抵押)。比如小赵结婚后发现丈夫总以“投资失败”为由要钱,后来通过查询对方的征信报告和银行流水,才发现丈夫婚前就有50万网贷未还,这些记录就是证明对方隐瞒债务的重要证据。

最后是证人证言。如果有知情人(比如对方的朋友、前同事)了解其欺诈行为,可以请他们出庭作证,或者出具书面证言。比如对方的前同事证明其根本不是“公司老板”,只是普通员工,这也能辅助证明身份欺诈。

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合法性,不能通过偷拍、窃听等非法手段获取(比如偷偷安装录音设备录下的对话,可能不被法院采纳)。如果自己收集证据有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比如申请法院调取对方的银行流水、房产登记信息等。

三、骗婚中被转移的财产能否追回

有些骗婚男人不仅欺诈,还会在婚姻存续期间偷偷转移、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比如把工资收入转到父母账户,或者低价变卖共同房产给亲戚。这种情况下,被骗婚的一方能追回被转移的财产吗?答案是:可以,但要满足一定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只要能证明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且对方存在转移行为,就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

具体怎么操作呢?第一步是确定被转移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比如婚后双方共同购买的房产,即使登记在对方名下,也属于共同财产;婚后一方的工资收入,无论存在谁的银行卡里,默认是共同财产。如果是对方婚前的个人财产,转移了也无法要求分割,但如果是婚后共同财产,转移行为就无效。

第二步是收集转移财产的证据。常见的转移行为有:偷偷将存款转给父母、兄弟姐妹;以“买卖”名义将房产低价过户给亲戚(实际没付钱);用共同财产为他人买车、买房等。对应的证据包括:银行转账记录(显示资金流向对方亲属账户,且无合理用途)、房产/车辆过户记录(过户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对方与亲戚的聊天记录(涉及“帮忙转移财产”的内容)等。比如陈女士发现丈夫在离婚前三个月,分5次将30万存款转给了他妹妹,转账备注是“借款”,但妹妹根本没有借钱的需求,陈女士收集了转账记录和丈夫妹妹的收入证明(证明其无需借款),法院最终认定这是转移共同财产,判决30万存款全部归陈女士所有。

第三步是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如果还没离婚,可以在离婚诉讼中向法院提交转移财产的证据,请求法院对该部分财产不分或少分给对方;如果已经离婚才发现转移行为,要在发现之日起3年内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共同财产(注意诉讼时效,超过3年可能丧失胜诉权)。如果对方转移财产的行为比较紧急(比如准备卖掉房产跑路),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房产、车辆或银行账户,防止财产被进一步转移。

总结来说,骗婚男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核心在于“证据”和“法律依据”——既要证明对方存在欺诈或转移财产的行为,也要明确财产的性质(个人还是共同)。无论是多分财产、索要赔偿,还是追回被转移的财产,都需要扎实的证据和专业的法律策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骗婚涉及的法律问题往往复杂,不同案件中证据收集、财产认定的难度差异很大。如果您正在遭遇类似情况,建议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并在本站在线咨询专业律师,让律师结合您的具体案情,为您制定个性化的维权方案,最大程度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法律问题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找专业律师帮助!点击这里→在线免费问律师,平台律师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