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破裂走向离婚后,财产的处理往往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许多人会困惑于如何调取相关财产信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一、离婚后怎么调取财产
离婚后调取财产,需要遵循一定的合法途径和程序。可以通过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获取对方的财产信息。法院调查令是一种强有力的法律工具,能够授权律师或相关人员从银行、证券公司、房产管理部门等机构获取对方的账户流水、证券资产、房产登记等重要信息。通过委托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也是一种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调查机构时要确保其合法合规,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另外,如果双方在离婚过程中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对方主动提供财产信息,那自然是最为理想的情况。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因为在离婚纠纷中,双方往往处于对立状态。
二、离婚后财产隐匿的常见手段及应对
在离婚案件中,一方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可能会采取一些隐匿财产的手段。
1. 转移银行存款。将共同存款转移至他人名下账户,或者通过多次小额取款的方式将资金取出。对此,可以申请法院查询对方银行账户的交易明细,尤其是在离婚前一段时间内的资金流向。
2. 隐瞒房产。比如将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或者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转移房产所有权。要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仔细审查房产登记信息、交易记录以及相关的合同文件。
3. 虚构债务。一方可能与他人串通,虚构高额债务,以减少夫妻共同财产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要仔细审查债务的真实性,包括借款的用途、时间、是否有相应的凭证等。
三、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原则和规定
离婚财产分割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对于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分割权利。
2.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在分割财产时,应当考虑到子女的抚养需求以及女方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照顾。
3. 过错原则。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存在过错,如重婚、家庭暴力等,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我国法律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同时,对于婚前财产、个人专用物品等属于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进行分割。
总之,离婚后的财产调取和分割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各种调查方法。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